葡萄膜炎/虹彩炎會傳染嗎?

葡萄膜炎不具傳染性。葡萄膜炎是指眼睛中間層(即葡萄膜)發炎,包括虹膜、睫狀體和脈絡膜。 葡萄膜炎可以有多種原因,包括自體免疫性疾病、感染或眼部創傷。 然而,雖然它是感染病原, 但不是那麼容易可在人與人之間傳播,所以它不具傳染性。 如果您懷疑自己患有葡萄膜炎,應儘快就診並向眼科專業人士尋求正確的診斷和治療方案。

 

長庚醫院 林口醫學中心 眼科部部長 葡萄膜炎/虹彩炎/視網膜科 黃奕修 教授 執筆
醫學新知/最夯科技/訊息導正/連續照護/防盲責任
更多眼科資訊, 請見:
www.uveitis.tw / tois.tw / tus.tw 葡萄膜炎虹彩炎資訊網
www.dmeye.org 糖尿病眼病變資訊網
www.dreye.net 醫師的眼科醫師-眼科高端醫療資訊網
www.retina.tw 黃奕修醫師-視網膜病變資訊網

哪些方式有助保養眼睛?ChatGPT v.s.醫師 揭3大族群護眼重點

【本文重點】ChatGPT建議6點眼睛保養:1.正確使用電腦2.戒菸限酒3.飲食均衡4.避免長時間注視5.注意衛生6.定期眼檢。

林口長庚醫院眼科部副教授孫銘輝補充:上班族可多看遠方,每隔30-60分鐘離開螢幕。長時間注視電腦螢幕容易出現乾眼症,專心工作眨眼次數降低,建議每隔一段時間休息,多看遠方;且避免冷氣直吹眼睛,注意眼睛保濕。老年人視力退化需避免光線不足,建議光線明亮的地方閱讀,適當運動增強身體機能。–by ChatGPT

哪些方式有助保養眼睛?ChatGPT v.s.醫師 揭3大族群護眼重點

醫師說/保養眼睛有什麼重點?

 

 

林口長庚醫院眼科部副教授孫銘輝 圖/孫銘輝提供
林口長庚醫院眼科部副教授孫銘輝 圖/孫銘輝提供

 

對於上述ChatGPT的回答,黃奕修表示,「真的回答得蠻好的!」這6點建議非常合理且有證據力,但這些護眼方法屬於一般原則性的概念,於是他請林口長庚醫院眼科部副教授孫銘輝為大家進一步說明護眼怎麼做。

孫銘輝也說,ChatGPT提供的保養眼睛重點都正確,推測可能是眼睛保健相關資訊在網路上十分常見,ChatGPT廣泛搜尋後,可以獲得較正確的保健知識。他針對需要用眼的上班族、手機重度使用者和老年視力退化族群,提出進一步的護眼建議:

 

雙眼緊盯電腦的上班族

 

多看遠方 每隔30-60分鐘離開螢幕

上班族長時間使用桌上型或平板電腦,可能有人因此覺得眼睛乾澀,甚至出現出現乾眼症。主要原因是專心工作,緊盯電腦螢幕,眨眼次數降低;也有人的座位正好在冷氣出風口下方,導致眼睛表面淚液蒸發速度過快,出現乾、澀、痛、視力模糊等不適症狀。

乾眼症嚴重時,還容易出現反射性淚液分泌增加且淚流不止,甚至因眼角膜過於乾燥,引起發炎、破損,眨眼產生劇痛。

眼角膜反覆發炎及破損,也容易引發細菌感染,若未盡速治療會形成疤痕,如果疤痕位置在視力周邊,會引起散光,在視力中心位置會永久影響視力。

要遠離眼睛乾澀或乾眼症,首先眼睛與電腦螢幕距離應保持30至40公分,其次每看電腦螢幕30至60分鐘,應讓眼睛離開螢幕,眨一眨眼,並多看遠方。如果座位在冷氣出風口下方,應適時調整座位或出風口方向,若無法調整,可在辦公桌上放一杯水,增加附近環境濕度,減輕乾眼症狀,但若眼睛還是過於乾澀,也可使用人工淚液、乳膠,緩解不適。

此外,缺乏維生素A也容易引發乾眼症。孫銘輝建議,平時應均衡飲食,並多吃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如胡蘿蔔、枸杞等,以及具有抗氧化成分的菠菜、花椰菜、堅果等。若乾眼症已造成視力模糊,影響生活品質,應速就醫治療。

 

手機重度使用者

 

手機到眼睛距離 至少手腕到手肘的長度

許多人睡前的最後一個動作和起床的第一個動作,便是看手機。重度手機使用者除了注意避免眼睛乾澀外,還需注意手機螢幕藍光對眼睛的危害,更要保持距離避免近視度數增加。

醫學研究證實,手機藍光會對眼睛視網膜、黃斑部造成傷害,雖然使用多久才會造成傷害,目前沒有明確的科學數據,建議每次使用手機時間不宜過長,並使用具抗藍光功能的手機螢幕保護貼、眼鏡鏡片等,降低藍光對眼睛的傷害。

另外,手機重度使用者長時間近距離用眼,眼睛睫狀肌過度緊繃,易增內斜視、近視度數忽然增加的風險,建議手機螢幕與眼睛保持距離,至少維持從手腕到手肘的長度。有人擔心使用手機會傷害眼睛的感光細胞,雖然目前沒有確切的科學數據,但建議避免在昏暗的環境中使用手機。

 

老年視力退化族

 

放大手機字體 做好慢性病管理

年長者可能因為水晶體混濁引起白內障、視神經退化導致青光眼,或出現黃斑部病變,這些都會導致視力退化,建議找出病因加以治療。例如白內障須置換人工水晶體,控制青光眼需注意眼壓不宜過高,糖尿病患定期接受視網膜檢查,避免黃斑部病變,做好慢性病管理。年輕時應避免高度近視,以降低年老時出現白內障、青光眼及黃斑部病變的機會。

年長者視力不佳,為了想看清楚手機上的字,常導致眼睛睫狀肌過度緊繃,甚至出現頭痛、眼睛痠痛等,建議可使用放大鏡或將手機螢幕字體放大,並配合適度休息,有助緩解頭痛等症狀。

ChatGPT提供飛蚊症與眼中風有哪些資訊錯誤?長庚眼科部詳解

【本文重點】ChatGPT曾被測試對眼科疾病的回答,需經眼科醫師校正後才可信。

以飛蚊症和眼中風為例,飛蚊症需避免戶外強光,治療方案包括雷射治療和藥物治療,以及適當調整眼睛保養。眼中風的治療因病情而異,需接受全面評估,注意生活方式和營養攝入。眼中風可造成眼內出血或視網膜剝離,需進行心血管危險評估。視網膜細胞恢復需數月甚至數年。–by ChatGPT

ChatGPT實測:ChatGPT到底有多強大?我們以眼睛疾病實測,請眼科醫師審查ChatGPT的答案。醫師認為,有些部分確實回答得不錯,頗具水準,但也有不少錯漏。以下用飛蚊症和眼中風兩個眼疾為例,請眼科醫師針對其中的錯誤進行校正。

ChatGPT提供飛蚊症與眼中風有哪些資訊錯誤?長庚眼科部詳解

ChatGPT提供飛蚊症與眼中風有哪些資訊錯誤?長庚眼科部詳解

【本文重點】ChatGPT曾被測試對眼科疾病的回答,需經眼科醫師校正後才可信。

以飛蚊症和眼中風為例,飛蚊症需避免戶外強光,治療方案包括雷射治療和藥物治療,以及適當調整眼睛保養。眼中風的治療因病情而異,需接受全面評估,注意生活方式和營養攝入。眼中風可造成眼內出血或視網膜剝離,需進行心血管危險評估。視網膜細胞恢復需數月甚至數年。–by ChatGPT

ChatGPT實測:ChatGPT到底有多強大?我們以眼睛疾病實測,請眼科醫師審查ChatGPT的答案。醫師認為,有些部分確實回答得不錯,頗具水準,但也有不少錯漏。以下用飛蚊症和眼中風兩個眼疾為例,請眼科醫師針對其中的錯誤進行校正。

ChatGPT提供飛蚊症與眼中風有哪些資訊錯誤?長庚眼科部詳解

人工智慧

【本文重點】ChatGPT是OpenAI開發的聊天機器人程式,可以進行多種自然語言處理任務,包括自動生成文字、自動問答、自動摘要等,功能強大。ChatGPT還在不斷進化中,但目前其提供的事實準確度參差不齊。使用ChatGPT需要註冊Open AI帳號,並可以免費使用。ChatGPT擅長多種語言溝通,包括中文。如何善用人工智慧並不誤用是大家都要學習的功課。–by ChatGPT

 

你下載ChatGPT了嗎?套句古老的流行用語,如果你不知道什麼是ChatGPT,那就落伍了。ChatGPT是OpenAI開發的人工智慧(AI)聊天機器人程式,可以像人類般進行對話,語句流暢,幾乎有問必答,不但有機會挑戰谷歌(Google)搜尋霸主的地位,成為新一代資訊大神,有專家認為:這宣示AI影響人類歷史的腳步近了。

ChatGPT是「Chat 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的簡稱,由OpenAI開發,於2022年11月推出後,短短兩個月,吸引全球上億使用者。它能處理複雜的語言工作,包括自動生成文字、自動問答、自動摘要等,還能寫電腦程式,甚至論文、劇本,功能強大。

ChatGPT可寫出類似真人撰寫的文章,在許多領域都能給出詳細和清晰的回答,似乎能勝任許多人類原本的工作,讓人期待,但也帶來衝擊。但目前ChatGPT提供的事實準確度參差不齊,是重大缺陷,OpenAI團隊也表示,ChatGPT很酷,但並不成熟。

ChatGPT還在不斷進化中,透過「人工回饋強化學習(RLHF)」,從人類與它大量的對話中,學會人類偏好的回應,再調整細節;另一方面,想要取得自己需要的答案,牽涉到如何進行精準提問,將會是未來人類的重要課題。AI浪潮勢不可擋,如何善用而不誤用,是大家都要學習的功課。

 

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5999/7023207

轉診會議 2022

Welcome to APVRS 2022

Welcome to APVRS 2022!

黃奕修 葡萄膜炎虹彩炎 病友會

《近視雷射手術怎麼選》不掀瓣Trans-PRK和SMILE原理大解析-展開2022年的新視點需求!

Trans-PRK和SMILE有相同也有相異之處,首先,Trans-PRK和SMILE不再像LASIK需製作角膜瓣,兩者都是無角膜瓣的手術方式,所以已無因角膜瓣造成的短期和長期風險。若以雷射切削的位置來看,Trans-PRK雷射切削在角膜表層,而SMILE雷射切削在角膜深層,一般而言,切削在角膜表層的雷射方式較疼痛且視力恢復較慢,但較不影響角膜結構,而切削在角膜深層的雷射方式雖較不疼痛且視力恢復較快,但相對也較有影響角膜結構的疑慮。

本院在Trans-PRK的執行上,因仍有需人為手工介入的部分,故將Trans-PRK透過「全自動導引零接觸近視雷射」(Non-touched Automatic Surface Ablation, NASA)技術的輔助,全程由電腦精準控制定位,提高安全性和精準性,可以避免人為手工的介入;而SMILE因也需要人為手工去對位散光軸和剝離角膜及夾取角膜片,故也是非常有技術挑戰之處,這也是目前第一代SMILE的缺點,雖國外已有第二代SMILE機器,可惜國內目前仍無第二代機器的使用。

至於要選擇Trans-PRK還是SMILE?這種的選擇考量就如同若由台中或高雄要到台北,到底要坐高鐵還是搭飛機?高鐵稍慢但票價較為便宜,而且高鐵幾乎是由電腦操控,較不用考驗駕駛技術;而飛機雖快但票價昂貴且很需要機長高度技巧。Trans-PRK和SMILE之間差異就是如此,Trans-PRK疼痛1-3天,視力完全恢復須7-10天,而SMILE不舒服約1天,視力完全恢復須3-7天。至於費用,Trans-PRK和SMILE相差很多,Trans-PRK相對便宜,然SMILE因機器非常昂貴,費用上相對高。

基於每個人的考量不同,手術選擇項目就不同。有人覺得經過一周或兩周後,兩者的視力恢復類似,所以選擇平價的Trans-PRK;有人不想忍受疼痛,所以選擇費用高但較不痛的SMILE;有人覺得廣告明星或網紅介紹什麼,自己就選甚麼;也有人雖信任醫師但也擔心人為的失誤機率,所以選擇搭配全自動導引零接觸(NASA)方式的Trans-PRK,希望減少接觸的機率;當然,這當中也有人覺得貴就是好,所以寧願選擇較貴的SMILE。其實,醫院的醫師都會與病人討論後,尊重每個人的選擇,所以有需要的民眾,建議先與自己主治醫師討論、檢查眼睛的健康狀態,以利找到適合自己的近視雷射術式。